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会展业不得不面临各类会展活动延期举办的严峻形势。3月23日,广交会官方人士通过新闻发布会向业界作出了延期通报,延期多久成了当下会展人探讨的话题;于此同时,国际奥委会委员庞德日前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透露,2020年东京奥运会确定也将延期举办。由此可见,目前国外的新冠疫情的传播还没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不容乐观,如国内展会涉及对外,举办时间将会持续延期。尽管如此,业界仍然期盼疫情尽快结束,会展业早日恢复办展办会,尽最大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疫情对会展的实际影响
据国际展览业协会联合UFI中国俱乐部调查统计,UFI61家主办会员在2-3月延迟或取消的55场展会净面积总数达2,909,850平方米,27家UFI场馆会员共延迟或取消了158场展会。全国会展业受影响范围可能更为广泛,数据可能更为惊人,新冠疫情对会展业的影响显而易见。不断上升的疫情统计数据、世卫组织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裁定、一些国家采取的撤侨封锁举动,带来了较为沉重的心理压力,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悲观情绪滋生,发展信心受损,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客观上,疫情和世卫组织的裁定也对国际交往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近期,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展商和国际会展参与者将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我国展会的规模、质级和国际化都将受到影响。
●时间纬度 ●
1.疫情发生及存续期展览业将遭受显著和严重影响
疫情发生之后,早在1月底至2月初,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及会展中心等已相继发布了“暂停一切会展活动”的公告。鉴于展览业具有人员高度聚集性的特点,估计在疫情彻底消除之前很难宣布恢复。
疫情的持续发生及管控措施上的“急刹车”,不仅使近期计划举办的会展活动瞬间归零,而且对疫情持续时间的不确定预期,使得众多主办方对3月份之后的展览也纷纷做出了延期或者取消举办的决定。据报道,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有93个展览馆因疫情暂停举办展览会,涉及展会436个,展览总面积达1500万平方米,约占全国展览总量的10%。其中,1月份有5个展会取消,展会总面积近9万平方米,且均为区域性小型展会;但是2月、3月受影响展会则呈现爆发性增长,2月份全国共有177个展览会因此改期或取消,展览会总面积达431万平方米;3月份全国则有262个展览会受疫情影响,展览会总面积达1075万平方米,4月份和5月份受疫情影响暂时较小,分别有1个和2个展会改期或取消,展览会总面积合计约10万平方米。新冠肺炎疫情对展览业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2.中期恢复要谨慎乐观
尽管目前包含医学界专业人士都不愿轻易预测疫情的拐点和完全消除的时点,但是绝大多数计划安排在下半年的展览会应该能够如期举行。除此之外,疫情期间延期的展览会也会在疫情结束之后寻求合适的档期、城市和场馆举办。
这意味着,疫情结束后的展览市场除了正常的计划安排外,还会有不少从疫情期间延期下来的项目,从而决定了疫情之后的展览业无论在项目数量还是展览面积方面,均有可能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但由于展览业的组织运营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城市产业集群、消费规模、企业采购周期、场馆档期等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展览业很难像旅游业那样在疫情结束后出现增长。大多数延期举办的项目即使最终得以举办,在参展商及观众数量、展览面积等方面也很难达到原先计划的水平。这意味着2020年的展览业,即使总体项目数量不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展览面积、展商及观众数量等也会出现较大幅度的缩水。
●结构纬度 ●
1.对国际业务的影响要大于对国内业务的影响
国际展览业务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组织中国企业赴国外展会参展参观;二是邀请国际参展商和买家参加国内举办的展览会。由于这次疫情发生之后,很多国家在签证、航班等多个方面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从而使得无论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是国外客商走进来,都将受到较大影响。除此之外,疫情过后,由于国内公众对疫情防控情况比较了解,相对容易恢复信心,但是国际情况相对复杂一些,对疫情影响的消除可能需要一个比较缓慢的历程。这些因素决定了疫情对国际展览业务的影响总体上要大于对国内业务的影响。
2.对一线城市的影响要大于对二三线城市的影响
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均在严格执行“暂停展览会”的疫情防控措施,从已经发布公告的暂停项目看,除少数明确宣布取消外,大多数计划延期举办,而且没有确定具体时间。众所周知,近年来北、上、广等中心城市展览场馆的出租率一直较高,档期安排非常紧张,大量延期举办的项目在疫情结束后能否继续在一线城市找到合适的档期,目前来看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体上肯定会出现不少找不到档期的项目,从而决定了一线城市展览项目的绝对减少已成定局。
二三线城市的情况有所不同。虽然同样存在不少延期举办的项目,但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展览场馆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不仅协调安排本城市延期项目的能力较强,而且还具有承接一线城市转移项目的空间。所以,建议二三线城市的展馆积极关注一线城市延期举办项目的动态,积极与这些展览会的主办方取得联系,一旦主办方在一线城市找不到合适档期,尽量争取展会到二三线城市举办。
3.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要远大于对大型企业的影响
从当前中国展览业的市场主体构成看,无论出国展览公司、国内主办方还是会展服务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而且主营业务高度聚焦在组团出展、展览主办和展览服务等领域,在目前“暂停一切展览项目”的背景下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特别是那些多年来只是聚焦1-2个展览项目的企业,如果因疫情影响而被迫取消,对主办方可能带来致命性的影响。
大型展览公司虽然同样会受到较大冲击,但是由于项目相对较多,而且分布在不同月份、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可以通过正常项目的盈利对冲延期或取消项目的损失。除此之外,不少规模较大的展览公司除展览业务外,同时还会进行多元化经营,可能存在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小的业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4.对主办方和会务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场馆的影响
从疫情对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影响看,对展览主办方及服务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场馆的影响。展览场馆虽然上半年可能面临空置严重的局面,但下半年不仅拥有正常排期的展会,而且还有很多延期举办的展会,从而决定了不管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的展览场馆,其出租率均有望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迎来“黄金恢复期”。
相比而言,主办方的情况会差很多。凡是取消的项目,意味着前期投入几乎“打了水漂儿”,甚至有可能从此不再崛起,推迟的项目即使能够举办,从历史经验看也难以恢复到原来计划的规模。展览服务企业的情况同样如此,服务是跟着项目走的。如果项目取消了或者缩水了,整个服务市场自然也会相应取消和缩水。
5.对B2B展览会的影响要大于对B2C展览会的影响
B2B展览会主要服务于产业发展,受到技术创新速度、企业采购周期、产业集群等多种因素影响,因而在展览会举办城市、档期安排等方面的选择中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很多成熟项目都是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而固化下来,有的适合流动办展,有的并不适合流动办展。因而,不管是延期举办还是改变城市举办,对B2B展览会的展商、观众及贸易促进效果等都可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B2C展览会主要是围绕消费热点、按照消费者行为逻辑组织起来的,属地性比较强,筹备时间相对较短,恢复起来比较容易,因而受疫情的影响相对也会小一些。
展览会是服务于经济活动的重要平台,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疫情对整个国民经济不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背景下,展览业有什么可以悲观的呢?除此之外,从近年来展览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状况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展览业实际上比整个国民经济具有更好的韧性。在过去10年时间,中国GDP总体上呈现出增速下滑的态势,但中国展览业不仅在增长速度上明显高于GDP的增长率,而且培育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展。
总之,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尽管目前中国展览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且对本年度的恢复状况也不要抱有过为乐观的预期,但是从长远看,展览业依旧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对展览业的长期发展应该充满信心。